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7-24
一、方案簡介產業大腦是數字經濟系統的重要架構,是全面掌握、分析、研判、預警信息的“智慧大腦”,也是描繪經濟態勢,洞察產業鏈狀況,輔助政策落地、產業發展的。托普云農楊梅產業大腦建設方案以工業互聯網為支撐,以數據資源為核心,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綜合集成產業鏈、供應鏈、資金鏈、創新鏈,融合企業側和政府側,貫通生產端和消費端,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數字化賦能,為產業生態建設提供數字化服務,為經濟治理提供數字化手段。二、需求與痛點蘭溪楊梅是以馬澗、柏社、云山、香溪為主的楊梅主產區,楊梅種植...
7-24
2021年,是浙江數字化改革的元年。作為全國數字化建設,浙江加快“數字三農”建設步伐。“浙江鄉村大腦”作為浙江省推進“數字三農”建設的核心引擎,由浙江森特信息(托普云農全資子公司)作為承建單位,統籌整合農業數據、智能組件等數字資源,推進全省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區域、跨主體的“三農”數據“全面共享、互聯互通”,業務應用“橫向協同、縱向貫通”,為農服務“上下聯動、實時高效”。一、聚焦“謀”,高標準謀劃總體架構為更好推動數據共享和數字賦能,在浙江鄉村大腦建設過程中,加強平臺的頂層設計...
7-24
一、方案簡介單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,按照“1+1+N”的整體框架,通過建設“1”個涵蓋省市縣三級的產業大數據中心,“1”張覆蓋全域的產業地圖,“N”項包括科研、生產、消費、庫存、貿易、價格、成本收益等多維度的數據資源體系,打造包括“產業規劃、農業資源、專業載體、一攬子政策、全程服務”等在內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,規劃發展區域農業產業集群,助力農業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二、建設內容二、建設亮點1、產業大數據中心: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和數據挖掘引擎,運用先進信息...
7-24
一、系統介紹桐鄉“生豬精密智管”應用內設服務、治理兩個端口,依托生豬智能生物耳標的信息采集監測和數據自動傳輸功能,對生豬生長性能和生產性能指標進行精細化管理,對生豬飼養、防疫、檢疫、屠宰、調運、無害化處理等環節實施精準監管,讓生豬生產管理更加智能精細,讓政府監管服務更加高效便捷。二、研發背景生豬生產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,但一直以來都存在數據采集統計費時費力、個體異常難以及時發現、政策需求不能及時滿足等問題。①生豬生產周期長,業務環節多,政府部門難以精準掌握生豬數據,統計分...
7-23
一、研發背景桐鄉是浙北重要糧食生產基地,糧食總產穩定在13萬噸以上,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,種糧農戶1.6萬多戶。生產過程中發現缺少快速服務入口、惠農政策申辦繁瑣、流程審批復雜以及找技術困難等問題。“田保姆”定位在農民最關心的“一件事”上,包含土地、氣象、農技、農資、農機、金融、保險、補貼等都是解決農民最著急的問題。通過“田保姆”的建設與管理,就是要實現精細化、動態化、標準化管理,通過建章立制、細化標準、優化流程,實現農戶通過使用“田保姆”全程在線上政策補貼申請、流轉、審...
7-23
一、系統簡介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經濟“一號工程”重大決策部署,結合區域產業結構現狀,托普云農創新研發“產業一件事”應用系統,以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為手段,匯集區域產業數據資源,建立產業標準化管理體系,推進產業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、加速產業模式轉型,形成“一數據倉、兩系統、一應用”(1+2+1)的特色產業數字服務框架。二、建設目標三、系統亮點數據倉庫:根據應用建設需要,設計包含用戶主體、生產服務、惠農政策、品牌保護、銷售服務、配套服務等的專題數據庫以及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。...
7-23
葡萄產業是浦江縣農業主導產業,產業種植面積達6.9萬畝,年產量12.5萬噸、產值11.4億元,從業人員達5萬多人,位居浦江農業。智慧“葡農一鍵通”應用以服務葡農“種好果、賣好價”為切入口,以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為手段,匯集葡萄產業數據資源,打造科學生產、品牌管理、高效配套、惠農政策、優質優銷的全周期服務場景,幫助葡農“種好、管好、賣好葡萄”,加速產業模式標準化、規模化轉型,提升農戶獲得感,帶動共同富裕。一、需求與痛點浦江是省級特色農產品(葡萄)優勢區,葡萄種植規模占全省七分之...